门诊时间:8:00——17:30
在线咨询股骨头坏死以后,会出现一种异常的步态——跛行,也是我们常说的“长短腿”。很多患者认为跛行最大的影响,就是走路不方便、体态不美观。殊不知,一旦跛行时间久了,背后竟隐藏了这么多的危险!
跛行时间久了
背后的危害竟然这么大
一、终身跛行
股骨头坏死患者一开始出现跛行,是因疼痛所致,患者患肢不敢踩地,身体会出现保护性的重心偏移,这种单纯因疼痛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只要通过及时治疗,恢复供血,解决疼痛,就可以恢复正常步态。
而随着病情发展至塌陷,患者患肢短缩、下肢不等长,会出现“短缩性跛行”。这时候治疗难度虽然增加,但只要阻断塌陷机制,刺激新骨长出,配合功能锻炼,绝大多数患者的跛行问题都能得到明显改善。
但是,如果跛行问题一直拖着不管,股骨头塌陷、碎裂严重,并出现肌肉萎缩性的跛行,这时候再想通过治疗恢复正常步态,基本是不可能了。
二、骨盆倾斜
长期跛行,会导致身体两侧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腰方肌、竖脊肌等肌肉力量失衡,而这些肌肉对骨盆的稳定至关重要。久而久之,力量偏大一侧的骨盆与力量偏小一侧的骨盆高度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会产生骨盆倾斜。
骨盆倾斜后,会进一步加剧跛行情况,同时会对周围的神经造成压迫,引起慢性劳损,导致腰部、脊柱等部位病变。
三、脊柱问题
长时间的跛行,会导致骨盆倾斜,进而影响到脊柱力线,对脊柱产生旋转力矩,引起脊柱的侧弯变形,时间长了,还可能会出现骨性结构改变(楔形脊柱)的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后,会导致双肩倾斜,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压迫胸腔和腹腔,影响人体的呼吸功能。
四、腰椎问题
跛行可能会导致脊柱前倾,让腰椎部位长时间处于不正确的姿势中,造成腰椎肌肉劳损,患,进一步引起腰椎的退行性病变,出现腰椎骨质增生的情况。
而且,跛行时间长了,还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继发狭窄,会造成神经长期受压,出现腰椎疼痛、腰椎活动受限。
五、膝关节病变
跛行时间久了,人体的骨与关节都会发生改变,下肢力线也会发生改变,长时间走路异常,会造成膝关节过度磨损,从而引起膝关节的疼痛。
久而久之,还会出现膝关节周围骨刺形成、关节间隙狭窄、软骨加速退变,导致膝骨关节炎,引起膝关节活动受限,进一步加重跛行情况。
六、斜肩步
中晚期的跛行,是因股骨头塌陷后导致一侧患肢短缩,当患肢着地时,会导致同侧的骨盆下降,伴随同侧肩膀倾斜下沉,对侧摆动腿髋膝过度屈曲与踝背伸加大,还会出现斜肩步的情况。
斜肩步,除了有碍美观外,还会进一步加重跛行情况,同时也会影响到同侧胸肌和心脏的健康。
七、肌肉萎缩
长时间跛行,人体重心偏移,健侧的肌肉过度使用,而患肢的腿减少使用,不负重、不运动、不走路,长时间了肌肉得不到有效锻炼,导致肌肉不再发育,出现萎缩变小的情况,产生废用性的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距离和生活质量。
跛行问题牵连甚广
必须尽早干预治疗
跛行的问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是髋关节,身体多个部位都会受到牵连影响,所以对于跛行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尽早进行干预治疗,避免拖延时间久了,给身体带来更大的影响。
针对早中期因疼痛引起的“间歇性跛行”,治疗相对简单,只要针对核心供血问题进行治疗,血运一通,疼痛问题解除,就能够恢复正常步态,保住股骨头。
而针对中晚期因塌陷引起的“短缩性跛行”,我们需要在恢复供血的基础上,阻断塌陷发展,积极的做一些成骨修复,刺激新骨长出,让股骨头重新恢复力学支撑,可以让绝大多数患者的步态恢复到和正常人基本一样。
跛行问题不容小觑,如果放任不管,对身体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就得不偿失了。股骨头坏死患者一定要正视跛行,只要针对跛行的核心根源问题,进行对症治疗,就可以从源头上解除病痛,恢复正常步态。